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内蒙古民族大学基础医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哲里木盟卫生学校,1978年,更名为哲里木医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后续曾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和内蒙古蒙医学院。2000年,由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和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大学,同时将原内蒙古蒙医学院基础部和医学系合并为临床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医学院,2024年经上级部门批准,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基础医学院已发展为集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培养为一体的医学院校,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成长的摇篮。学院199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良好评级。2016年成功接受了教育部审核性评估。

【办学状况】

学院现有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2个本科专业,下设基础医学系和医学技术系,共有8个教研室、7个实验室和1个实验管理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病理生理学”入选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自治区级线上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虚拟仿真实验”和“心肌缺血-再灌注虚拟仿真实验”获批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现有临床病理学与病原生物学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硕士导师9人,博士生导师1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教师占30%,副高级职称教师占50%,学院1人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自治区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人,特等奖1人;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三等奖2人次;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1人;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学团队1个;校首届卓越教学奖获得者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示范课教师2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6人;校、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获奖31人次;教学技能奖获得者23人;科尔沁学者15人次。

病理学教学团队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药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局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等课程为校级优秀课程。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体生命科学馆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

学院所属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38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1100多台件,总值2500多万元。学院现有5所临床教学医学院,有校外教学实习医院15所,社区基地1所,其他基层卫生实践基地3所,能够满足所有学生课间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

学院重视科研服务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连续多次在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形态学大赛和临床诊断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时,发挥学院医学教学和资源优势,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和学习兴趣,以丰富学生文化活动内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整合教学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合力打造以生命教育-“人类生命教育长廊”、生存教育-“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生活教育-“医学院党员活动中心”为一体的“三生教育”基地;依托人体生命科学馆,开展集生命科学知识普及与健康教育于一体的科普宣传,结合每年清明节举行的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和感恩“无语良师”主题活动,弘扬仁爱奉献精神,孕育责任担当,凝心聚力打造医学人文环境,教育和激励广大学生尊重生命、涵养大爱情怀。

 



                                                                                                                                 (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1日)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院办电话:0475-8314234    学工办电话:0475-8313032    邮编:028000    中国禁毒展览馆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西拉木伦大街(西)996号